• 輪胎基礎知識

  • 輪胎是汽車與地面唯一的接觸點,看似簡單,卻肩負著安全、舒適、油耗與性能的多重任務。了解輪胎的基本知識,不僅能幫助你挑選適合的產品,也能延長使用壽命,提升駕駛樂趣。以下整理出最重要的基礎概念。

    1. 輪胎尺寸怎麼看?

    每條輪胎的胎壁上,都有一串數字與字母組合,例如 205/55 R16 91V:

    205 → 胎面寬度(毫米)

    55 → 扁平比(胎高/胎寬的比例)

    R16 → 輪圈直徑(16 吋)

    91V → 載重與速度等級

    請記住:一定要依照車輛原廠建議的規格來換胎,否則可能影響操控、油耗

    2. 輪胎的主要種類

    不同輪胎設計,對應不同使用需求:

    夏季胎:專為乾燥與濕地設計,抓地力強,適合台灣大多數地區。

    冬季胎:橡膠配方柔軟,能在低溫與雪地保持抓地力。常見於寒冷國家。

    全季胎:兼顧夏季與冬季,適合氣候多變或不想頻繁換胎的車主。

    性能胎:抓地力、操控性強,適合熱愛駕馭樂趣的車主。

    經濟型胎:主打省油、耐磨,適合日常代步與長期使用。

    3. 輪胎花紋有什麼差別?

    胎紋設計影響排水、噪音與抓地力:

    對稱型:常見於經濟型胎,價格實惠,耐用度高。

    非對稱型:內外側設計不同,內側強化排水,外側提升過彎穩定。

    方向性:呈 V 型或箭頭狀,排水效果佳,適合雨天或高速行駛。
    一般車主最常用 非對稱胎,因為兼顧安全與舒適。

    4. 輪胎壽命與更換時機

    即使胎紋還在,輪胎也會隨時間老化。以下是判斷依據:

    胎紋深度:低於 1.6mm 就必須更換。

    使用年限:建議 5–6 年更換一次,即使里程數不多。

    胎側狀況:若出現龜裂、鼓包或割傷,應立即更換。
    可以透過胎壁上的 DOT 編號 查看製造年份,例如「2423」代表 2023 年第 24 週製造。

    5. 輪胎與安全的關係

    輪胎對行車安全的影響非常大:

    煞車距離:新胎在濕地的煞停距離可比磨損胎短上好幾公尺。

    過彎穩定:抓地力不足,容易打滑。

    雨天排水:花紋深度足夠,能有效避免水漂現象。

    換句話說,投資一套好輪胎,就是投資你的生命安全。

    6. 保養與檢查小知識

    日常保養能延長輪胎壽命:

    胎壓檢查:每月一次,胎壓不足會增加油耗與磨損。

    輪胎對調:每 1 萬公里換位一次,避免前後磨耗不均。

    四輪定位:方向盤不正、偏磨情況時應檢查。

    駕駛習慣:避免急煞、急加速、長期超載。